12 月 21 日,科研学术论坛“官商乌氏倮与正史记载最早丝路贸易”在㊖竞技宝官网下载app长清湖校区树蕙堂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由竞技宝在线登录最新版1984级校友、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进主讲,300余名本科生参与,论坛由竞技宝在线登录最新版副院长赵树国教授主持。
张进教授主讲讲座
赵树国教授主持讲座
张进教授在中国古代史领域深耕多年,成果卓著。讲座开篇借中原与西域交流引出乌氏倮,其与早期丝路贸易关联紧密。因“戎王”史料匮乏,张进教授推断戎王在秦境外且嗜丝绸,其部落或与大月氏有瓜葛。乌氏倮贸易团队能于秦严控关梁下畅行,暗示贸易或得官方默认,为官方主导兼民间参与,推动了丝绸之路的早期发展,故而正史丝路贸易记载应提前至战国末年。
谈及乌氏县位置,张进教授先述学界依《汉书·地理志下》等的传统推断,再提新出汉简带来的新认知。如《居延新简》显示王莽时乌氏县在泾阳东约五十汉里,大概在今甘肃平凉市十里铺一带,朝那鼎铭文也有助于确定其范围,明确乌氏县是当时中原与西域丝绸贸易的关键节点。
张进教授引用史籍
对于乌氏倮身份争议,张进教授力证其为官商。秦外贸管制森严,乌氏倮贸易无碍,定获秦王朝许可且地位重要。从秦军功赐爵与“朝请”待遇看,其以畜牧主兼“走私者”身份获优礼不合逻辑,其贸易应代表官方,为秦统一及王朝建设贡献巨大,秦始皇才封君。此外,司马迁《货殖列传》因史实逻辑有缺,受自身观念与“上农除末”政策影响,认为乌氏倮因富获优礼的观点有误且具误导性。
张进教授总结讲座内容
在互动环节,多名同学积极提问,就乌氏倮贸易细节、秦代对外政策影响等问题与张进教授展开深入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张进教授的精彩讲解,让同学们对正史记载最早的丝路贸易及乌氏倮的重要历史地位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激发出学生们对历史文化研究的热情,为校园学术文化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次讲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