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9月28日上午,由竞技宝在线登录最新版、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1422期社科大讲坛山在长清湖校区文昌楼105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邀兰州大学郑炳林教授担任主讲人,主题为“西汉敦煌郡华戎交融地位的形成”,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刘新生主持,齐鲁文化研究院颜春杰书记,学院杜立晖教授等有关教师及百余名学生参加。
讲座伊始,郑炳林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的研究情况,向广大同学说明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学术成果,并进而阐述了其本人从从事敦煌文书研究,到现今从事敦煌简牍研究的缘起。
在讲解过程中,郑教授通过广泛的运用敦煌汉简等原始史料,细致探讨了敦煌的历史地理优势,并详细讲述了西汉敦煌郡的形成过程与经营模式。郑教授引经据典,相关史料信手拈来,其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敦煌的民族情况,强调敦煌作为边境城市,拥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且从多角度讲述了敦煌郡华戎交融地位的形成过程。此外,郑教授还指出,敦煌之所以在历史上具有国际贸易都会的地位,是因为敦煌站在了当时国际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前沿,也正因为如此,敦煌郡不仅在经济贸易上地位显著,且发展成为了成果丰厚的文化艺术宝地。
讲座结束后,郑炳林教授还通过问答的形式,与现场的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在此期间,郑教授对同学们进行了悉心的指导,鼓励大家要关注、学习多学科的知识,深入研读历史材料,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最后,杜立晖教授对本次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郑教授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本次讲座以高水平的讲述与高质量的内容,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对提高同学们的学术水平、提升学院的学术氛围具有重大意义。
讲座嘉宾介绍:
郑炳林:兰州大学翠英学者一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国家教材委员会语文学科专家委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史学会名誉会长,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兰大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