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传承优秀教学经验,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5月6日下午,竞技宝在线登录最新版在长清湖校区崇德楼114教室开展第五届“优师助航”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周尚兵教授与秦铁柱教授分别担任主讲,为师生带来别开生面的历史课堂。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学院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兼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楼建军教授、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李伟教授、魏永生副教授、李晓华副教授、杜学霞副教授、阎静副教授、孙小娇副教授,以及学院近五年入职的青年教师参加观摩和研讨活动。
在教学展示环节,周尚兵教授以“传统工艺五大匠”为专题,通过文献考据与生活器具的有机融合,利用大量鲜活有趣的历史细节生动阐释了“大木工、小木工、旋作、圆作、雕花”五大匠作体系的历史演进过程。从框锯的断代考辨到平推刨子的技术跃迁,周尚兵教授以器物考证为切入点,巧妙搭建起理解古代社会生产关系的认知桥梁。其独创的“文物—文献—文明”三维解析法,将工艺细节置于宏观历史坐标系中,打造出妙趣横生的生活化课堂,展现出独特的教学智慧。
秦铁柱教授则聚焦“西汉皇权崛起”这一经典命题,构建起多维立体的分析框架。从黄老无为到独尊儒术的思想嬗变,从察举制度到削藩政策的制度创新,秦铁柱教授以丰富的文献史料和跨学科的多元视角揭示汉代政治变革的内在逻辑。尤其对董仲舒“天人相通”理论所作的当代诠释,既彰显学术前沿动态,又启发学生建立科学的历史认知体系。两位教授通过案例教学与理论阐释的有机结合,成功实现了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的深度融合。
观摩课结束后,学院督导组于404会议室开展了观摩课课后交流研讨。
周尚兵教授率先分享课程设计思路,他以“从小问题反思大历史”为指导方针,通过精巧的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逻辑。秦铁柱教授则以秦汉史料解析为切入点,在宏观历史脉络梳理中融入微观史料考证,展现了“大历史观”与“史料实证”的有机结合。李伟教授对两位教师的授课给予高度评价,肯定其“备课充分、讲授投入”的教学态度,同时针对教学细节提出改进建议:一是建议增加古代文物、遗址等史料图片,减少现代图像的过度使用;二是引入史学前沿研究成果,丰富课程学术深度;三是强调板书设计的重要性。楼建军教授补充指出,历史教学应始终以史料为根基,注重“论从史出”的方法论渗透。
魏永生、李晓华、阎静、孙小娇等学院督导组成员以及近五年入职的青年教师于亦璇、张圣东、高志伟等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围绕课堂设计的层次感构建、多媒体素材的历史场景还原度、课堂提问的启发性策略等维度展开热烈交流。教师代表提出,可尝试在问题链设计中增加“史料对比分析”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历史细节;在多媒体制作中,建议运用动态时间轴、历史地图交互等技术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针对课堂互动,可探索“小组史料研读—代表汇报—教师点评”的立体互动模式,提升学生参与深度。最后,研讨会总结指出,本次观摩课兼具学术深度与教学示范性,既聚焦重大历史问题,又紧扣学生认知规律,在“史料运用—问题探究—思维培养”的教学链条中展现了成熟的课堂把控能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从宏观架构到微观操作”的全流程教学范本。
本届“优师助航”教学观摩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学院师生搭建了教学经验共享平台,对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范式、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培育优质史学教育人才具有重要推动意义,为学院未来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